謝德慶的生命作品:《籠子》與《打卡》
謝德慶的生命作品:《籠子》與《打卡》
本節目只限持有電影節通行證及當日通行證之人士參加。座位有限,先到先得。
謝德慶以一系列革新行為藝術概念、物理、審美及時間極限的作品而聞名。他的創作生涯中共有六件行為藝術作品,謝德慶將之稱為他的「生命作品」。在為期三天的「亞洲前衛電影節2025」中,謝德慶將每天出席由不同策展人主持的座談會。各座談會結合圖像和影片選段,集中討論他其中兩件被納入M+館藏的「生命作品」。
在5月30日星期五,謝德慶將分享他前兩件「生命作品」:《一年行為表演1978–1979》(又稱《籠子》)和《一年行為表演 1980–1981》(又稱《打卡》)。
在《籠子》中,謝德慶把自己關在工作室內一個 3.5米乘2.7米乘2.4米的木籠內,長達365 天。籠子內僅有一個盥洗盆、一張床和一個用於如廁的桶。謝德慶的一位朋友負責為他送飯、清理垃圾桶及每天為他拍照。
在《打卡》中,謝德慶於工作室內裝設一部打卡鐘,這是工商業機構用來監察僱員工時的工具。他規定自己每小時打卡一次,每天如是,並持續了365天。為了遵守這每小時打卡的自訂規則,謝德慶不能遠離工作室,也無法睡覺超過一小時。
謝德慶首場座談會「謝德慶的生命作品:《籠子》與《打卡》」將由CHANEL流動影像主策展人蘇筱琪擔任主持,以英語進行。
謝德慶《一年行為表演1978–1979》(也稱《籠子》),2000年印刷,相片:M+,香港,© 謝德慶
謝德慶《一年行為表演1978–1979》(也稱《籠子》),2000年印刷,相片:M+,香港,© 謝德慶
謝德慶《一年行為表演1978–1979》(也稱《籠子》),2000年印刷,相片:M+,香港,© 謝德慶
謝德慶《一年行為表演1978–1979》(也稱《籠子》),2000年印刷,相片:M+,香港,© 謝德慶
藝術家介紹
謝德慶(1950 年生於台灣)是在全球備受尊崇的行為藝術家。他以極度嚴謹的態度來進行這些刻苦的展演,為它們訂定規則和條件,然後長時間地嚴格遵循。其前五件展演作品各持續一年,第六件則長達十三年。謝德慶借用行政職能的美學,經常將法律文件等元素納入作品之中,藉此強調他為自己的藝術與人生加上的限制。
謝德慶肖像,© Hugo Glendinning
-
支持機構
頁頂圖片:謝德慶《一年行為表演1978–1979》(也稱《籠子》),2000年印刷,相片:M+,香港,© 謝德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