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生靈看光陰
草木生靈看光陰
本節目只限持有電影節通行證及當日通行證之人士參加。 名額有限,先到先得。
這些放映作品擺脫單一的人類視角,從動物學、植物學、地質學及細菌學的角度來構建時間。透過層疊紛繁的物料、質感及視角,作品闡述多元生態系統之間的重重糾葛,以及它們與文化、宗教、歷史及政治的相互聯繫。
希林施諾的錄像散文《摘取一朵花》(2021)運用菲律賓的檔案照片,反思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下對自然的剝削。西川智也的《倫披尼 2552》(2009)將靜物攝影、電影、佛曆,以及草的生命週期等不同的時間尺度並置對話。羅克斯李的《城鄉混音帶》(1990)描繪菲律賓砍伐林木的反烏托邦畫面;張紫茵的《擇鳥記》則透過地質學與農業重新想像離去與抵達的意涵。春夏的實驗動畫《Grandmadead的斑點宇宙》(2017)巧妙聚焦種子與細菌的成長過程,探究相似的形態與實際的差異。葉山嶺的《他們的鳥》(2010–2012)則重現她對森林的童年記憶與幻化成雀鳥的奇想。
希林施諾《摘取一朵花》,2021,相片由藝術家提供
羅克斯李《城鄉混音帶》,1990,相片由藝術家提供
張紫茵《擇鳥記》,2024,相片由藝術家提供
春夏《Grandmadead的斑點宇宙》,2017,相片由藝術家提供
葉山嶺《他們的鳥》,2010-2012,相片由Light Cone提供
-
支持機構
頁頂圖片:張紫茵《擇鳥記》,2024,相片由藝術家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