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節蒲點節目
電影節蒲點節目
第二屆「亞洲前衛電影節」期間,M+流動影像中心將再次變身,成為令人賓至如歸的電影節蒲點,展出藝術家謝德慶、朱力行及李新傑創作的場域特定作品,展現各自對時間的省思。電影節期間還設有一系列精彩活動,包括由 M+ 策展人帶領的導賞團、藝術家面對面、創意講座,以及絲網印刷、手工書製作和年曆製作工作坊等。
電影節蒲點活動免費參與,大多數工作坊供公眾即場參加,部分活動需提前登記,立即查看活動時間表,預留你的席位!
藝術裝置
《那些後悔沒按下的快門 》 (2018年至今)
李新傑
攝影裝置、幻燈片、幻燈機
這個不斷充斥視覺刺激的社會,驅使我們拍下無數照片。有沒有一些時刻是你至今仍深深記住、但僅存在於記憶之中?
藝術家李新傑在《那些後悔沒按下的快門》 (2018年至今)中,顛覆傳統影像創作的觀念,探索那些未被捕捉卻難以忘懷的瞬間。這件持續創作的作品使用了一台1990年代的懷舊幻燈機,投影手寫文字如「2019年6月12日,我看不見任何東西的那一刻」。這些語句如影隨形,成為李新傑的追悔之音。引人遐思的文字以旋轉式幻燈形式循環播放,超越懷舊,促使觀者想像那些不可知、不可見之片刻。
李新傑(1994年生於香港)是實驗電影及攝影藝術家,他將機器融入影像之中,以媒介寄意。其創作強調被攝主體與紀錄過程的關係,作品涵蓋16毫米菲林、攝影、錄像、裝置及攝影相關物件。他是團體「據點。句點」的成員,亦曾參與創辦「負片空間」(2019–2022)。他視菲林為流動影像與物件,並持續探索兩者的交會。
《廣東雞尾歌》(2020)
朱力行
螢幕即時互動程式,於M+多媒體中心互動媒體室展出
觀看下場放映前尚有空檔?來多媒體中心互動媒體室,唱一場即興的卡拉 OK 吧!
跟着朱力行精心設計的食譜,調配一首廣東雞尾歌。《廣東雞尾歌》是個卡拉OK生成器,擷取120首廣東歌的片段,以電腦演算法生成出全新的串燒歌。此作品以共同的文化回憶為靈感,帶着對廣東歌的熱愛,表達對這個流行曲風格的想法,亦反映音樂製作中愈來愈常使用機器的情況。你亦可以按此,於家中體驗《廣東雞尾歌》。
朱力行(1976年生於香港)是設計師、軟件工程師及媒體藝術家。他畢業於奧克蘭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,在2004年創立pill & pillow工作室。他的作品運用數據、音樂及身體動作,曾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、香港 M+ 及香港藝術館等博物館展出。
《電視鐘》(2005)
朱力行
實時數碼時鐘影片
除了時鐘,我們還可以透過陽光、影子和聲音來感知時間。對朱力行而言,電視是獨特的報時工具。2005年,他在完成日間工作後從事藝術創作,總是開着電視。即使不刻意觀看,他也能根據播放的節目推算時間。這個發現讓他開展實驗,將電視實時播放的內容與24小時制數碼時鐘結合。這時鐘從多個電視頻道擷取實時畫面,隨當下節目內容不斷變化,令每一秒都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。
《大台階藝術家自述》
謝德慶
貼於牆上的乙烯基貼紙
來到M+大台階電影節蒲點的博物館訪客,不容錯過謝德慶富詩意的藝術家自述。他的文字思索人類的存在、創造力及時間的流轉,模糊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線。
謝德慶(1950年生於台灣)為備受國際推崇的行為藝術家,他以極端嚴謹的態度來進行這些表演,為演出訂立規條,之後在一段長時間中嚴格遵循。第一至第五件表演作品各持續一年,第六件持續了十三年。他運用行政職能美學,常常把法律文件之類的元素納入作品中,以強調加諸於自己的藝術和人生的限制。
工作坊及活動
一小時合約:與黃潔宜面對面
地點:電影節蒲點
須預先登記
作為《計時炸彈》 講座表演的延伸,節日參觀者可以期待通過黃潔宜的表演活動《一小時合約》與她進行親密的交流。觀眾將有機會於現場與黃潔宜親身互動,體驗其表演《一小時合約》。借鑒其在紐約教學的經驗,黃潔宜將邀請觀眾展開個人化交流。這作品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創意交流空間,一同評析作品集、探討錄像藝術、共享靜默,或純粹共渡時光。
黃潔宜(1983年生於香港)的工作遊走於研究和推想式想像之間。她將錄像和表演與日常生活結合,透過創造參與式體驗,引發對身分、時間參數和身處環境的思考。在她相關的卡拉OK講述表演中,她流暢地穿梭於學術、回憶錄、哲學和歌曲之間,並把研究融匯其中。
日期及時間(每個時段僅有一位參加者):
2025年5月30日(星期五)14:00–15:00
2025年5月30日(星期五)15:30–16:30
2025年5月30日(星期五)17:00–18:00
2025年5月31日(星期六)11:30–12:30
2025年5月31日(星期六)13:00–14:00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2:30–13:30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4:00–15:00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5:30–16:30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7:00–18:00
你的一年:年曆工作坊(天上遊雲書藝工作室帶領)
地點:電影節蒲點
須預先登記
在這年曆工作坊中,你可以重新定義「一年」對你來說的意義,同時體驗凸版印刷的觸感藝術,創作可掌握於手中的時間軸。
天上遊雲書藝工作室由香港藝術家兼裝幀師黃天盈創辦,致力於教授書籍裝幀與小誌製作。她亦創立了備受歡迎的小型出版社「小本出版」,引介新進作者的獨立出版作品。黃天盈現為香港迷你書協會會長,不時策劃書展。
日期及時間:
2025年5月31日(星期六)16:00– 20:30(最多15人)
時間之頁:手造書工作坊(天上遊雲書藝工作室帶領)
地點:電影節蒲點
須預先登記
滴答滴答!來學習裝幀基本功,將書頁化為時鐘指針,動手製作以時間為靈感的書籍。這本獨特的書會是充滿趣味的物件,也是實用的小筆記本。
天上遊雲書藝工作室由黃天盈於2010年創辦。黃天盈是香港藝術家兼裝幀師,創立了備受歡迎的小型出版社「小本出版」,透過季刊《蛋誌》推廣獨立出版與迷你書文化。黃天盈自2012年起擔任香港迷你書協會會長,並於2014、2015及2017年策劃首三屆香港書本藝術節。她曾向多位日本知名裝幀師學藝,並在台灣及北京學習傳統手工紙製作與中式裝裱技藝。
日期及時間: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6:00–18:00(最多15人)
「夬兒時間」工作坊 ( c.95d8 帶領)
地點:大台階
須預先登記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身體時鐘」,它們有何不同?此工作坊由 c.95d8帶領,邀請參加者從身心障礙藝術實踐出發,以創意與協力的探索方式,思考並擴展對「夬兒時間」的看法。c.95d8於2022年成立,由三個同住香港的朋友楊小芳、鄭文越及林入共同創辦,是關注殘疾藝術家經驗的團體。他們重新定義「夬兒」一詞,將之轉化為賦權的用語,用作品挑戰對時間與才能的定見。
在工作坊中,c.95d8 將「夬兒時間」闡述為抗壓之道,尤其是在節奏急速的香港面對僵固與歧視殘疾的時間觀之時。他們將邀請參加者重新思考自身與時間,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。活動會參照埃倫‧薩繆爾斯教授的文章《六種看待「夬兒時間」的方式》,並探討此概念在亞洲文化脈絡中的應用與延伸。
日期及時間(須預先登記):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4:00–17:00(最多15人)
絲網印刷紀念品(林建才帶領)
即場參加
去年的絲網印刷工作坊大受歡迎,今年我們再次邀請你一起動手創作,體驗滿滿的創意樂趣!這是供即場參加的免費活動,參加者可以從Studio Hik 的電影節平面設計中,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像,製成不同的色彩組合。歡迎自備 T 恤、袋子或任何可印刷的物料,在絲網印刷能手林建才的指導下印製成品。
林建才(1988年生於香港)是藝術家及繪本作家,於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攻讀童書插畫碩士。他的首部繪本作品《電車小叮在哪裏》(2017)曾獲2016年中文文學創作獎第一名及2019年香港出版雙年獎。近年繪本著作包括《移民去哪裡?》(2021)、《渡輪小星的祕密之旅》(2022)及《Nomads: Life on the Move》(2022)。
日期及時間:
2025年5月30日(星期五)15:00–19:00
2025年5月31日(星期六)16:00– 20:30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5:00–19:00
創意團隊快閃講座:徐僖鮮、胡海瀚、Ollie Rodgers、Gemma Harrad及Jimmy Lam
即場參加
「亞洲前衛電影節」雖然僅舉行三天,背後卻需要一年籌備時間及龐大的創意團隊才能實現。這場在電影節蒲點舉行的「創意團隊快閃講座」,邀請成就是次電影節的創意夥伴,分享幕後點滴與製作歷程。
團隊將分享他們的平面設計理念、情緒板製作、周邊商品設計、概念預告片的構思,以及繁複的攝製過程等,帶領觀眾了解這個大規模的合作項目。出席是次講座的成員有:Studio Hik的徐僖鮮(負責平面設計)、胡海瀚(負責創意預告片)、Likewise的Ollie Rodgers 與 Gemma Harrad(負責創意錄像拍攝),以及Studio Earth的 Jimmy Lam(負責網站設計)。
日期及時間:
2025年5月31日(星期六)12:00–13:30
蒲點及多媒體中心導賞
即場參加
歡迎參加每天舉行的策展人導賞,一同探索「亞洲前衛電影節」的電影節蒲點,認識多位藝術家圍繞同一主題的藝術裝置,如何考驗我們對「時間」的理解與詮釋。
別忘了順道造訪M+多媒體中心,這個隱藏在博物館內的寶庫集展廳、圖書館及休憩空間於一身,是流動影像的安身之地。在導賞中,M+ 流動影像團隊將帶大家深入這個結合研究、教育與娛樂的空間,在此,你可選看超過 250 件的錄像藝術作品。
有意參加的觀眾請於蒲點入口,地下大堂內的M+戲院霓虹燈牌下集合。
日期及時間:
2025年5月30日(星期五)18:30–19:00
2025年5月31日(星期六)11:30–12:00、15:30–16:00
2025年6月1日(星期日)12:00–12:30
-
支持機構
頁頂圖片:朱力行《電視鐘》,2005,相片由藝術家提供